[转载]安徽不离家的智慧养老,在这里诞生

2019-12-27 14:49:53 管理员1 97

自1999年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让居家老人从普通“养老”模式向智慧“享老”模式的转变,已成为当下各级各类政府职能部门亟须解决的课题。

那么,何为智慧养老,如何打造没有围墙、不离家的嵌入式虚拟养老院?带着这些问题,日前,笔者专程前往已在居家智慧养老服务领域走在全省甚至全国第一方阵的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及智慧养老实施机构——安徽乐庭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乐庭)智慧养老实验室进行实地探访。

何为智慧养老?他能给老人带来什么?

      “小乐,我想找家政服务。”

    “金牌家政45元每小时,普通家政30元每小时,4小时起,您要30元还是45元的?”

       “45元的。”

    “好的,稍后会有工作人员跟您联系。”

       “小乐,我要吃饭”、 “小乐,我要急救”……

笔者在乐庭智慧养老运营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演示中看到,随着一个个指令的发出,已植入丰富知识库的智能情感陪护机器人“小乐”,开始搜索匹配相应的服务,并显现在集“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精准分析+一站式落地养老服务”智慧养老系统综合平台界面上。

据了解,该平台嵌入包括OA办公系统、定位管理系统、智能安防系统、互联网线上诊疗系统(微医)、智慧健康管理、智能家居、政府监管等12个子系统,并辅以近百项与子系统相对应的次子系统,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卫星定位、SOS求救、身体健康监测等技术手段,帮助政府部门、服务机构、老人、子女建立提供一套集信息管理、呼叫中心、订单管理、数据自动采集、数据统计分析、危险预警、服务定时提醒、服务派单、用户评价、定位服务、健康监测等功能。  

当天来体验“小乐”服务的张三告诉笔者,以前测血压、血糖需要去诊所或医院,现在,我戴的这个智慧手环不仅能看时间,还能随时测量血压、血糖、心率等数据,测量结果超出正常数值范围,或老人遭遇不慎摔倒等险情,通过红外线感应直接触发报警,在最短时间内通过手机AP P传输到乐庭智慧养老平台,平台自动拨通设备关联的工作人员或家属的联系电话,并通过定位功能,获取老人的具体位置,给予及时救助。

国内首款老年情感陪护机器人“小乐”,是基于安徽乐庭16年落地养老服务经验,以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为基础,紧扣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独立运营和管理的智慧养老核心系列产品之一。该公司负责人王茂光介绍说,“让老人足不出户,通过一键呼叫,一键需求,解决助医、助行、助餐、助浴、助乐(针对中老年,云端专属定制健康音频,包括视频、语音、文字推送)等一系列服务”。

   “安徽乐庭与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联合研发实现人机交互的适老化专利产品护理床以及核心产品‘小乐’机器人等智慧养老实验室,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数百个参观学习的团队,周围的居民更是成了这里的常客。养老平台24小时值守监护,为老人提供快捷、精准服务的同时,为民政部门提供社区居家养老的大数据统计和分析。” 经开区社区管理局民政处副处长胡俊杰补充说。

   打造没有围墙的嵌入式虚拟养老院,要具备哪些构成要素

       随着"4+2+1"家庭的增加以及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老人养老和子女时间、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愈发凸现,致使居家养老出现了左右为难的尴尬。而机构养老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由于养老设施、服务人员严重不足,许多地方出现人多院少的紧张局面;另一方面由于收费与管理质量等问题,让一些机构养老陷入了"人去院空"的窘境。显然,传统的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都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虚拟养老院应时而生。

    那么,何为虚拟养老院,它有哪些构成要素?

        所谓“虚拟养老院"就是老人不必住在养老机构中被动接受服务,在家就可以挑选、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虚拟养老院看似为“虚”,其实很“实”。老人享受“乐庭.优养”居家养老系统服务平台精准服务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对居家老人生活的空间进行智慧康养、智慧安防、智慧家居的整体改造。譬如无障碍适老化改造(主要对卫生间洗浴、地面防滑等设施);智能化改造,包括配网绑定、家庭群组等基础功能;健康问答、呼叫服务、老年大学、健康问诊等高级功能;以及更高级的语义功能等智能模块,植入“小乐”机器人,这样居家老人对“小乐”进行语音指令,通过语音程控交换系统、数字化信息传输系统和数据库终端处理系统以及机构的驻点人员,在家就能享受到快速、精准的线下上门服务。

“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考量,改造一个机构的养老院,与改造一个小区或社区成本差不了多少,但因机构的局限性,其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相形见绌”。譬如社区改造,只要社居委或小区物业能提供一个至少60平米以上的办公场所,承载“乐庭.优养”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系统,再通过对社区智能化的改造,一个嵌入式的虚拟养老院就能完美呈现。如果提供的场所再大一些,包括食堂、康复、长护险护理站、老年大学都能融入进去,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就更加完备,真正实现智慧养老社会化,让所有居家老人有尊严的养老”。王茂光介绍说。

      “智能化的虚拟养老院能够实现降低政府养老成本、减轻子女养老负担、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在市场竞争中无疑将占据主导地位。合肥经开区德颐顺老年服务中心2018年12月份被安徽省政府第一批列为智慧养老示范单位,也是民政部重点扶持企业。不过在创建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扶持、引领和监督”。经开区社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乐庭智慧养老输出模式,星火燎原

8月6日,国内首款老年情感陪护机器人“小乐”在河北沧州市正式亮相,这标志着以“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精准分析”的乐庭养老输出模式(以技术入股成立的公司或经销商通过加盟乐庭品牌的方式),继安徽的合肥、六安、安庆、滁州市,辽宁的葫芦岛市、河南的郑州市、鹤壁市、兰考县,江苏的南京市、苏州市、淮安市以及湖北的武汉市、黄石市等地落脚生根又一成功案例。这种从居家老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实施职业化的有计划的适时服务,以及有效的闭环管理和高效的质量监控,降低养老服务的运行成本,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为社区居家养老从传统模式向智慧康养模式转变,提供智慧版本。

据了解,2018年8月开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管理局首批投入24万元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公益创投项目资金,通过政府采购模式,向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德颐顺老年服务中心,购买智慧养老服务。“此举在全国第一个开启政府购买智慧养老服务先河,助推智慧养老先行先试。安徽乐庭.优养输出模式,从安徽合肥向全国其他地区渐成燎原之势。”胡俊杰如是说。

       有了政府的支持,企业不仅发展有了方向,还有信心满满的探索动力。王茂光说,“目前,安徽乐庭还自主研发了LoRa技术,为没有网络或4G网络不稳定的偏远地区和农村居家老人,送去更多的福音” 。 

“当前,我国养老业态不断丰富,服务不断升级,逐步形成健康、文化、旅居、金融、科技、养生、休闲、地产等诸多产业融合发展,合肥经开区从适老、爱老、敬老多方面进行探索,用多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助推我国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合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总结道。

(文:胡俊杰)

责编:温俊松

原文链接

http://hefei.ahenews.com.cn/luan/luan/2019-10-09/1842.html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